随着社会的发展,仅仅靠课本的学习,早已不能满足一个孩子的成长啦!
陆游说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课本与实践的结合,才能帮助一个人快速成长……
那么,研学到底是个什么东东?
研学即研究性学习,国际上统称探究式学习Hands-on Inquiry Based Learning(HIBL)。
研学旅行是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相衔接的实践性学习形式,通过“教学做合一”的方法和模式,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
研学在我国由来已久,
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著名教育家孔子老先生就曾率领弟子周游列国,
增进弟子的学识,培养弟子的品质,开阔眼界。
《史记·春申君列传》,曰:“游学博闻,盖谓其因游学所以能博闻也”。
孔子是最早意识到游学对一个人性格养成和知识形成具有重大影响的人,
故有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
君子有高尚的道德,胸怀远大,视野开阔,考虑的是国家和社会的事情,是道德法律;
小人则只知道思恋乡土、小恩小惠,考虑的只有个人生计。。
“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
如果留恋居所的安逸生活,就不值得称作士了。
作为一种教学的模式和标准,现代研学起源于美国。
1980年代美国把“Hands-on Inquiry Based Learning(HIBL)”列为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原则之一,促进了美国科技创新的发展,被美国认为找到了一条成功的道路。
1995年"探究式学习"引进到法国叫“动手和面团”。
2001年引进到中国简称“做中学”,就是让学生在动脑、动手的实践中利用学到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